民间文化研究的立场与指向——从《和阳村柳条簸箕》谈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西昌[1] 

机构地区:[1]西安美术学院

出  处:《上海艺术评论》2022年第6期63-65,共3页Shanghai Art Review

基  金:2022年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三秦百工》研究(YSXLL-202101)研究成果。

摘  要: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彼此更迭的宏大背景中,生存角度的手工技艺必然走向灭失,而其知识系统中的艺术要素则会侧重凸显,成为向上浮动并适时调整的新型人文质素。《和阳村柳条簸箕》是陕西省合阳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史耀增于2017年10月出版的一本手工艺著作,所写内容是作者对自己生长的村落中一项手工技艺的详细记录与探讨,前后花费了十余年时间。这本书涉及的是作者身边的熟人熟景,对于民俗学界所定义的“家乡田野”而言,既有因细节熟悉和空间便利所具备的优势,也有可能因熟视而无睹所导致的“灯下黑”的弊端。

关 键 词:退休干部 手工技艺 灯下黑 艺术要素 手工艺 文化馆 陕西省合阳县 簸箕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