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的跨域嵌合:20世纪香港地区审美文化生产与传播的空间性旨归  被引量:1

The Translocal Articulation of Communities:Spatial Meaning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ong Kong’s Aesthetic Cultures in the 20th Centu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栋梁 陈开举[2] Xu Dongliang;Chen Kaiju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人文学中心)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420

出  处:《学术研究》2023年第2期169-176,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20世纪香港地区严肃文艺、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等审美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呈现多维的空间向度,蕴涵着重要的共同体意义。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抗战和解放浪潮中,香港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和殖民空间,充分发挥与内地之间的转渡作用,其间审美文化主要以“南下/北上”跨地移植生产和空间传播的方式,彰显了以国族为旨归的共同体内涵。在20世纪下半叶的都市空间生产与全球化进程中,香港地区审美文化一方面立足都市文化的媒介生产与消费场域,以“本地化”方式参与了地方性香港作为都市共同体的审美建构,其作为“表征性空间”应该置于与社会空间的辩证关系中展开批判性考察;另一方面则是以武侠文化、影视娱乐、流行音乐等为主流的大众文化浪潮,在朝向内地、面向海外的跨地传播中,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华语文化圈并具有全球意义,成为华人审美共同体的内在建构力量和文化身份标识,也彰显了香港地区作为“跨域空间”和“拓扑空间”的共同体嵌合作用。

关 键 词:香港地区 审美文化 跨域空间 拓扑空间 审美共同体 

分 类 号:I01[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