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被猎杀而生——《小鹿斑比》的原作与迪士尼的演绎  

Born to be Killed:The Original Bambi and the Disney Varia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张举文(译) Jack Zipes;Zhang Juwen

机构地区:[1]不详 [2]美国葳涞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全球文化研究系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1期141-151,共11页Folk Culture Forum

摘  要:近年来,《小鹿斑比》的中文翻译以及连环画本已在中国有了多种译本。1加之此前的迪士尼的动画片影响2,中国读者,特别是少儿群体,可以说很熟悉甚至热爱这个故事。小鹿斑比的形象,跟迪士尼所创作的一些其他故事形象,如米老鼠、白雪公主、狮子王等一样,在青少年和儿童群体中广为流传。其无论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也好,作为一则儿童故事也好,相关的儿童文学研究则显得不成比例。虽然各种中文译本的出现为研究提供了一些文本资料,但是,从不同学科视角的理论研究仍寥寥无几。鉴于此,本译文旨在译介最新的有关《小鹿斑比》的研究,以期引发更深入的探讨,并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审视近年来中国的童话创作、儿童故事的影像出版以及理论发展。尽管费利克斯·萨尔腾(Felix Salten)的《小鹿斑比》(1923年)德文原著3早在1928年就有了英文译本,并配有插图4,但其中的翻译错误较明显。于是同一出版社又在1939年出版了一个新的配有插图的译本1,可是,其中的问题仍然不少。鉴于此,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于2022年重新把它从德文翻译成英文,而且特别突出了原作中富有哲理的警世话语,并写下了这篇前言(即本译文),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2原著是有25章的含有哲理和深刻寓意的小说,而不是一个简短的儿童故事。齐普斯将原著的书名作为副标题,即《真实的小鹿斑比:森林里的一个生命的故事》,以此强调小鹿斑比故事的本真性,提醒人们迪士尼改造的动画片,尽管极其流行,但与原著在思想上已相去甚远,而原著对当今人类生活的现代化与动物权利的保护等问题仍意义深刻。有关国际著名童话研究学者杰克·齐普斯及其论著,国内已经有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译介。3本文是他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复杂的社会问题之际,以重新阐释一个有关森林动物世界�

关 键 词:普林斯顿大学 迪士尼 儿童文学研究 森林动物 儿童故事 动物权利 童话创作 英文译本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