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德育》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Moral Education China
基 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155)研究成果。
摘 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历史逻辑及现实基础的梳理,须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存在性,在认知、心理和行为实践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延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其结构基础,国家认同意识是其政治表达,中华文化认同是其精神根基,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其内在属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