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进玉

作品数:95被引量:37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土族涵化共同体意识生态移民国家认同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学刊》《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情固边:边疆治理视角下的情感建构和情感治理——以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和谐警民关系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8-70,共13页祁进玉 马爱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155)。
情感建构在边疆治理现代化中具有秉要执本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和谐警民关系的搭建,探究了蕴含其中的边疆治理共同体理念,并呈现了情感建构对边疆治理的重要价值。经验探究表明,情感视角下边疆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是基...
关键词:边疆治理 情感治理 边民 治理共同体 
文化符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
《怀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4-31,共8页徐婧 祁进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155);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领域研究项目“作为中华文化符号的避暑山庄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312);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河北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研究”(BJ2025352)。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更是参与或促成社会行动的途径与手段,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使用的文化象征,具象地表达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是强化中华民族情感认同、凝聚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
关键词: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承德 避暑山庄 路径研究 
在地情境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以我国朝鲜族舞蹈为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祁进玉 陈姗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滚动资助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15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两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意识”属于主观认知层面,是对客观物质生活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中...
关键词: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舞蹈艺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融”为导向创作民族艺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五十六个民族乐器《同奏一首歌》等为案例
《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2期82-89,共8页陈姗姗 祁进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滚动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7ZDA155)阶段性成果。
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中,应积极运用舞台元素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艺术形象,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用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艺术作为情感表达媒介,可以搭建...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歌舞乐 以“融”为导向 
章嘉·若贝多吉入藏主持寻访七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始末考
《中国藏学》2023年第6期71-79,215,216,共11页祁进玉 班马次仁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圆寂,国师章嘉·若贝多吉奉乾隆皇帝旨意前往西藏主持寻访认定转世灵童。学界以往认为章嘉·若贝多吉在藏期间和六世班禅在后藏就转世灵童事宜达成某种共识,较为顺利地完成了灵童寻访认定。文章...
关键词:清代西藏 章嘉·若贝多吉 七世达赖喇嘛 转世灵童 六世班禅 
人口流动与河西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8
《西北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121-133,共13页祁进玉 张瀚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编号:17ZDA155)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梳理了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基本特征和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河西走廊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与人类社会群体的整合,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河西走廊 
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乡村医疗实践的转型与发展——基于宁夏Y村的人类学考察
《民族学论丛》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崔莉 祁进玉 
医疗实践的转型与发展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之一。在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中,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的疾病认知与求医行为逻辑,不同医疗体系之间呈现共存状态,寻求病痛治疗途径的多样化源于地方文化体系中人们对于...
关键词:民族地区 乡村社会 医疗实践 传统治疗 现代医疗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现状、反思与对策——以内蒙古达茂旗草原为例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年第1期77-85,共9页刘亚璠 祁进玉 
草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之一。我国政府为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分别于2011—2016年、2016—2020年在全国主要草原省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向维护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牧民予...
关键词:达茂旗草原 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政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外延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祁进玉 侯馨茹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155)研究成果。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历史逻辑及现实基础的梳理,须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所有...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命运共同体意识 
跨国女商多重角色与主体性建构——中俄边境山西女商田野考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74-84,共11页祁进玉 孙晓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滚动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155);中央民族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世界民族研究专题系列教学资源库建设”(KC2005)。
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比较研究发现,跨国女性从商群体仍面临着性别和移民身份的双重劣势,甚至仍在以依附者身份迁移就业。作为行动者的山西女性商人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在市场与家庭之间寻找和利用各种有利于生存的结构与机遇来开展跨国...
关键词:跨国流动 女商 多重角色 主体性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