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的成因、危害及干预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凯文 

机构地区:[1]大儒心理

出  处:《教育家》2023年第7期9-11,共3页Educator

摘  要:“橡皮人”这一说法源自作家王朔的小说,反映了当代都市中迷失自我的年轻人的状态——“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感和荣誉感。”作为一种社会人格,如今“橡皮人效应”同样发生在部分青少年身上,笔者在接诊过程中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案例。另一种类似描述当代青少年心理状态的名词叫作“空心病”。“空心病”的提出,始于对当代大学生的观察和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

关 键 词:社会人格 荣誉感 橡皮人 临床实践 耻辱感 迷失自我 当代都市 心理状态 

分 类 号:G6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