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的“五脏-经脉相关”理论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晶晶 任路[1] 尚德阳[1] 郑洪新[1] 谷峰[1]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12期2979-2981,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7043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优秀人才(中医基础类)研修项目(10010244B10038)。

摘  要:“经脉-脏腑相关”是中医针灸的主要理论体系,且相对于经脉与六腑的联系,经脉与五脏的联系更加紧密。现代研究多为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通过针刺经脉治疗五脏疾病从而证实经脉与五脏的相关性,关于其理论研究尚缺乏,为探究其五脏与经脉相关的理论依据,笔者将《内经》中有关经文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结合早期经脉文献以及相关文献研究者的论述,发现《内经》中五脏与经脉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三部九候脉诊法呈现了阴经穴位(脉口)可以诊察五脏疾病、原穴可以诊断与治疗五脏疾病、五脏与其相应经脉病候相关。

关 键 词:内经 五脏-经脉相关 三部九候 原穴 病候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