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晶晶 任路[1] 尚德阳[1] 郑洪新[1] 谷峰[1]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12期2979-2981,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7043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优秀人才(中医基础类)研修项目(10010244B10038)。
摘 要:“经脉-脏腑相关”是中医针灸的主要理论体系,且相对于经脉与六腑的联系,经脉与五脏的联系更加紧密。现代研究多为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通过针刺经脉治疗五脏疾病从而证实经脉与五脏的相关性,关于其理论研究尚缺乏,为探究其五脏与经脉相关的理论依据,笔者将《内经》中有关经文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结合早期经脉文献以及相关文献研究者的论述,发现《内经》中五脏与经脉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三部九候脉诊法呈现了阴经穴位(脉口)可以诊察五脏疾病、原穴可以诊断与治疗五脏疾病、五脏与其相应经脉病候相关。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