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候

作品数:94被引量:32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京生杨峰张建斌黄龙祥张维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络诊断的发展概况
《光明中医》2024年第23期4830-4834,共5页吴雨桐 张鑫瑜 崔露 黄志灿 周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374587);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No.2023MS326)。
随着针灸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及针灸显著临床疗效的特点,在国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针灸疗法。在古代经络诊断基础上寻求新的经络诊断方法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寻求经络诊断的价值和意义,开展了对于经络、经穴的溯源以及西医...
关键词:经络诊断 病候诊断 经络望诊 经络切诊 光热学失衡 力学失衡 
“足跟”部位的认识与理论探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年第10期13-16,共4页张煜 王彤 杨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12021A03401)。
系统梳理“足跟”的古代文献资料,该文从经络脏腑理论、腧穴、病候3个角度对“足跟”部位进行理论探讨,研究发现通行认识中的解剖学部位“足跟”,在古代文献中内涵丰富、应用广泛、属性多维,极大丰富了当下对此部位认识,也为针灸临床诊...
关键词:足跟 经络 部位 病候 
《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所涉经方的辑佚与整理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622-628,共7页包伯航 冯惠童 周登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zyyzdxk-2023154)。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简称《平三关》)出自王叔和编撰的《脉经》,内含丰富的经方内容,既往认为此篇所涉及的方药已佚不可考,然而笔者在整理宋以前医学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平三关》方药可能以多种形式散落在出土医学文献及存世方书之中...
关键词:《脉经》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 经方 辑佚 敦煌医学文献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考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8期1326-1330,共5页宋冰心 杨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102,CI2021A03401)。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是经脉病候理论发展轨迹上的突出变化,其在经典经脉病候的基础上辑录经典文献和金元医籍所载经脉病证和脏腑病证,并在形式上以经脉统领两类病证,冠之以新的经脉病候的代名词“十二经见证”,成为经脉病候理论...
关键词:十二经见证:经脉病候 针灸理论 
金实“易化”辨治思维在内科杂难病候中的运用
《辽宁中医杂志》2024年第7期33-36,共4页周龙云 陈旭青 余滨宾 方露 金实(指导)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2051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374527);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金实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42号);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金实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苏中医科教[2016]6号)。
临床杂病、顽症的论治体系纷繁,如何基于庞杂的论治体系,迅速理清辨治思绪是临证过程中常面对的难题。金实教授了然百家经典,据于长期实践及反复凝练,金老为各病候的论治构建了相应的“剖析式”临证思维指南,从理、法、方层面“易化”...
关键词:金实 泄泻 狐惑 大偻 白塞病 易化 辨治思维 
经络病候传变规律研究探析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3期1363-1367,共5页郭静 高原 曾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No.82225050);四川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23NSFSC3096),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No.2022XT5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No.CTWX2022);校级杏林学者传承创新重点专项基金(No.CCZD2022006)。
文章通过梳理经络病候传变的文献情况,总结出经络病候传变包含的“病-证-症-经-穴-术-时”7个关键因素;通过梳理多层张量数据表达方式在文本研究方面的运用,以及多视图谱聚类方法在构建经络病候传变模型上的优势,为未来文献研究在各层...
关键词:经络病候 病候研究 传变 规律分析 文献研究 
基于经筋理论骨正筋柔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总结被引量:1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陈莉 张龙 汪一 何祥伟 朱怀宇 
重庆市科卫联合中医药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项目(2020ZY023993)。
1经筋理论经筋理论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并于战国时期成形。经筋首见于《灵枢》,在其第十三篇专立“经筋篇”,与第十篇“经脉篇”相互独立,详细论述了经筋的分布、循行及病候。《说文解字》谓:“筋,肉之力也;腱,筋之本,附着于骨。”此...
关键词:经筋理论 《灵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循行 病候 骨正筋柔 《说文解字》  
翻转课堂在经络腧穴学“经脉病候”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134-139,共6页王银平 张宗权 王亚军 徐亚莉 赵耀东 王薇 
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YB-201607);2021年度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
目的观察翻转课堂在经络腧穴学“经脉病候”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级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158人,随机设立A班为试验组(78人),B班为对照组(80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12周后比较2...
关键词:翻转课堂 经络腧穴学 “经脉病候” 教学方法 理论考试成绩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满意度 
归脾汤加减治疗特发性瘦削临证经验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3年第6期198-200,共3页陈广坤 张华敏 李鸿涛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Z13-YQ-133);科技部专项(KJS-ZHYZ-2018-013);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5302)。
特发性瘦削是指不明原因导致的肌肉消瘦,多因后天脾胃失其健运,气血亏虚不能充养机体所致。临床表现除机体消瘦、体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外,其他症状表现较为隐蔽,如易受惊吓、易失眠、易怒、不耐寒冷、易外感、易乏力、记忆力较差、多食或...
关键词:特发性瘦削 归脾汤 后天之本 恶病候 
《内经》中的“五脏-经脉相关”理论研究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12期2979-2981,共3页马晶晶 任路 尚德阳 郑洪新 谷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7043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优秀人才(中医基础类)研修项目(10010244B10038)。
“经脉-脏腑相关”是中医针灸的主要理论体系,且相对于经脉与六腑的联系,经脉与五脏的联系更加紧密。现代研究多为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通过针刺经脉治疗五脏疾病从而证实经脉与五脏的相关性,关于其理论研究尚缺乏,为探究其五脏与经脉相...
关键词:内经 五脏-经脉相关 三部九候 原穴 病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