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继焦[1,2] 孙梦华 ZHANG Ji-jiao;SUN Meng-hua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102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北京100102
出 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0-104,共5页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20VMZ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研究”(2019ZDGH017);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背景下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完善研究”(2022MZSCX006)。
摘 要: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以往研究者较多地关注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本文拟以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海南老爸茶、海南咖啡、千层糕等饮食文化事项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一是饮食文化并非只是中国向东南亚的单向传播,也有东南亚向中国的传播,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二是某种饮食文化由中国传播到东南亚或者由东南亚传播到中国之后,被传播地并非全盘照搬、一点都不做变动,而是会因地制宜、落地生根,具有一定的本地生成性。因此,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不但在传播方面具有双向性,而且在生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双向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5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