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遗档案功效助力非遗生产性保护--青海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炎培[1] 张琳 

机构地区:[1]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2]不详

出  处:《群文天地》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基  金:2022年度青海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青海非遗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22zcy056)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青藏高原非遗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2022DXXTZD-DYKT094)研究成果。

摘  要:青海非遗生产性保护贯穿于非遗保护实践中,核心是在生产生活中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非遗档案作为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记录了青海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留存下来的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礼仪、节庆、社会风俗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丰富的非遗资源,非遗实物、文献和申遗类等最本源的档案信息反映了青海非遗活动及非遗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等各领域的真实状况,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资源。

关 键 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档案信息 非遗档案 传统手工技艺 口头传说 非遗保护与传承 中华民族精神 不可替代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