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蔬菜答农民问(61-1):我国荸荠传统利用和栽培历史是怎样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义满 李峰 魏玉翔 乐有章 王爱新 

机构地区:[1]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65

出  处:《长江蔬菜》2023年第7期45-48,共4页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

摘  要:荸荠(Eleocharis dulcis,马蹄、地栗)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优势农产品,了解其传统利用及栽培历史,有助于对荸荠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及文化价值进行发掘应用。1我国采集食用荸荠的名实互证历史2300年以上湖北荆门市十里铺镇有一座战国楚墓——包山楚墓,学者考证,包山楚墓下葬年份为公元前316年[1]。包山楚墓的墓葬中有竹笥、陶罐等器物内盛装的板栗、菱角、生姜、枣、柿核、荸荠、藕、杏核、梨核、花椒籽和鸡、鸟、鱼的骨骼等食物[2],并有遣册(古人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简牍)。有学者从编号为“包山258号简”中,解读出“凫茈”,即为今之“荸荠”,与墓葬实物形成对应关系[3]。

关 键 词:栽培历史 水生蔬菜 荸荠 花椒籽 优势农产品 菱角 荆门市 楚墓 

分 类 号:S645.3[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