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凡行[1,2] 康泽楠 Meng Fanhang;Kang Zenan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3]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23年第1期105-116,共12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项目编号21VMZ0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艺术实践边界的持续扩大,艺术无法再用本质性的定义来概括。后现代艺术界成为观照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新视角,更成为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全球场域。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遗产化运动为民族民间艺术、土著艺术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机遇和合法性。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借助非遗力量重新获得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同时,科技赋能艺术推动艺术向多重维度嬗变。科技艺术的发展扩展并加深了跨文化、跨国境、跨民族、跨阶层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和融合,从而为构建全球艺术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在全球化遭遇阻力、世界走向分裂的当下,艺术共同体成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相互理解、激发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潜在主体力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