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西学翻译的国家意识及路径探微  

O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ranslation from Late Qing Dynasty until 194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严春[1,2] CHEN Yan-chun

机构地区:[1]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2]澳门城市大学,中国澳门999078

出  处:《上海翻译》2023年第2期67-72,共6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2021年广东省外语学科专项“东莞城市名片英译有效性研究”(编号:GD21WZX01-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末民初,亡国灭种成为中国人的集体焦虑,激发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国家意识,官府与民众鲜有一致性地对西方先进知识与技术求知若渴,西学翻译蔚然成风。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潮不断涌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清末民初两个主要利益集团(保皇派和革命派)国家意识的归旨,指出该时期国家意识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兴办会馆——自上而下的国家意识、创办期刊——自下而上的国家意识、留洋学习——萌芽中的国家意识和译书译著——普罗大众的国家意识。文章认为,新时代翻译人才国家意识培养的路径有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坚定文化自信和辩证吸收域外文明。

关 键 词:清末民初 西学翻译 国家意识 路径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