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严春[1,2] CHEN Yan-chun
机构地区:[1]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2]澳门城市大学,中国澳门999078
出 处:《上海翻译》2023年第2期67-72,共6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2021年广东省外语学科专项“东莞城市名片英译有效性研究”(编号:GD21WZX01-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末民初,亡国灭种成为中国人的集体焦虑,激发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国家意识,官府与民众鲜有一致性地对西方先进知识与技术求知若渴,西学翻译蔚然成风。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潮不断涌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清末民初两个主要利益集团(保皇派和革命派)国家意识的归旨,指出该时期国家意识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兴办会馆——自上而下的国家意识、创办期刊——自下而上的国家意识、留洋学习——萌芽中的国家意识和译书译著——普罗大众的国家意识。文章认为,新时代翻译人才国家意识培养的路径有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坚定文化自信和辩证吸收域外文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