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 处:《语文建设》2023年第6期7-12,共6页
摘 要:感性思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价值常常被忽视。本文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感应比类”的关联思维,厘清感性思维的内涵和形式,在此基础上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性思维的教育价值:“物”“文”关联,借助字词的“感物比类”,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文”“我”关联,觉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直觉思维;“我”“物”关联,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提升创造思维。以此为引领,可以立足关联思维,通过重塑教学目标,完善学习情境,整合教学资源,为感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明确方向,提供恰切的场域和递进的阶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