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真理—政教—美学机制的转型  被引量:3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uth,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羽[1] Zhu Yu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3年第1期7-10,共4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17ZDA27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一个“当代”事件,这一事件蕴含着重新整理乃至扬弃既有历史环节的力量,同时力图成为价值评判的根源——它当然会囊括文学评价的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所涉及的四个主要面向——规模巨大、平等发展、心物平衡、天人和谐,一方面触及了晚清以来中国现代道路的历史规定、集体渴望乃至“文明”特质,另一方面也回应了政治哲学的核心关切:什么是善好的生活,以及,如何看待善好生活的实现条件,也即由真实的“力量”所决定的条件。在这一双重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切中当下人文学术研究的核心关切:什么是中国的独特性?中国所能带给世界和人类的较大贡献是什么?如何在极致“现代”乃至所谓“后现代”的情境中思考合适的心物关系、身心关系和天人关系?以及,如何形塑出平等而可持续的理想社会?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评判 天人和谐 身心关系 心物关系 天人关系 评价的标准 可持续的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