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频[1]
机构地区:[1]故宫博物院
出 处:《荣宝斋》2023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摘 要:纪念碑作为重要的艺术史研究对象,已经被泛化为各种形式,但其概念核心的源起,当然是早期一定形制的石碑。那么,中国式纪念之碑究竟兴起于哪个时代?当时语境中的“碑”字究竟何义?为何郑玄要特地详细作注?作为周礼仪式记录中观时或系牲的单纯石质工具,它与后起的下棺所用的木质丰碑有何词源上的关系?刘熙的解释因此为什么是错误的?从先秦普通实用的柱形工具,到东汉文字纪念所创制的扁方特制品,两者之间有多长的时间跨度、多远的功能跨度?又有无确切名物内涵上的联系?对于以上类似问题,传统金石学的答案是相对含糊不明的。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分解辨析,对上古“碑”之字义与功能层面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以凸显词与物之间的时空张力与认知张力,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漫长传统的创生期背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