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大春[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39-40,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哲学史可以被归结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史。一般认为,针对两者之间的不管第一性问题还是同一性问题,唯物论、唯心论和二元论均为可能采取的基本立场。事情当然并非如此简单,因为还存在着来自其他视角的诸多姿态。参照主要在当代英美学术界的欧陆哲学研究领域中形成较大影响的思辨实在论,特别是其主要派别思辨唯物论的思路,我们理应重新审视被现象学传统搁置的实在论与观念论之争,正视由于现代哲学的心性导向造成的游移于两者之间的各种关联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