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时:“云上”开秧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图像化路径  

When Clouds Rise:Seeding Doors Opening Ceremony"on Cloud"and the Pictorial Pa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翀炜[1] 夏禾 Ma Chongwei;Xia he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2]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昆明65003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年第3期43-51,共9页ETHNIC STUDIES

基  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哈尼族民俗文化在哈尼梯田传承保护中的价值及创新性转化研究”(编号:YB201904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在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中进行的有别于遗产吟诵及现实操作的“云上”开秋门实景展演,是通过网络平台、运用图像化的手段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季生产调》传承与传播的新的实践活动。相对于互为镜像的关系,文化与社会互为变量的关系更为凸显,是社会急剧变迁的反映。图像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更多显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包含人类丰富智慧的地方文化也由此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从而可以成为人们构建现代文明社会的积极因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图像文化的创新是正视以传统方式传承传统的困境之后寻求新的文化传承模式的一种努力。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直播 开秧门 图像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G2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