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士彪 Ma Shibiao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0期52-59,共8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判教视域下牟宗三的三教观研究”(2020GN076)。
摘 要:王弼通过“得意忘象”的方法展示出一个“内容真理”的领域。牟宗三认为,魏晋玄学对这一领域的形上思考属于主体境界心灵下的“内容体会”,而非对本体的抽象观想。在这一诠释脉络中,王弼《周易注》被认为只能揭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形式义”,无法触及儒家心性义理的宗骨,并且其《易》注蕴涵的儒道会通模式,以儒道两家共享的“无”的境界作为会通基础,无法彰显儒道义理的本质差异。牟宗三在批判王弼易学的过程中构建出一套“纵贯两态”的儒道会通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儒道义理分别属于同一“纵贯”关系的两种不同讲法。然而,其儒家“纵贯纵讲”的基本界定不能成立,并且其儒家本位的立场使得这一会通模式为了主观性的会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