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会通的两种型态——牟宗三对王弼易学的批判反思及其理论困境  

Two Patterns of the Fu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Daoism:Mu Zongsan's Critical Reflection on Wang Bi's Yi-ology and His Theoretical Dilemm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士彪 Ma Shibiao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0期52-59,共8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判教视域下牟宗三的三教观研究”(2020GN076)。

摘  要:王弼通过“得意忘象”的方法展示出一个“内容真理”的领域。牟宗三认为,魏晋玄学对这一领域的形上思考属于主体境界心灵下的“内容体会”,而非对本体的抽象观想。在这一诠释脉络中,王弼《周易注》被认为只能揭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形式义”,无法触及儒家心性义理的宗骨,并且其《易》注蕴涵的儒道会通模式,以儒道两家共享的“无”的境界作为会通基础,无法彰显儒道义理的本质差异。牟宗三在批判王弼易学的过程中构建出一套“纵贯两态”的儒道会通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儒道义理分别属于同一“纵贯”关系的两种不同讲法。然而,其儒家“纵贯纵讲”的基本界定不能成立,并且其儒家本位的立场使得这一会通模式为了主观性的会通。

关 键 词:王弼 年宗三 儒道会通 内容真理 道体儒用 纵贯两态 

分 类 号:B26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