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志军[1] Fan Zhijun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210096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22年第4期10-18,共9页ETHICS
摘 要:囿于规范伦理学的视角,我们在探讨马克思关于道德的看法上总是陷入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道德主义与非道德主义的背反困境中。一种超出规范伦理学的元伦理学视角可能会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而这种元伦理学视角某种意义上就内在于马克思实现的生活哲学转向之中,并表达在“道德是意识形态”这一根本论断中。我们不应从规范伦理学观点而应从元伦理学观点去理解这一论断,由此我们就会看到,这个论断不仅明确表达了马克思对一切实在论道德和实质规范伦理学的拒绝,而且隐含着马克思对道德的重新定义,即道德是对生活的建构性表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