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中的“离”与“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汤艺文 周睿[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书画》2023年第3期20-27,共8页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摘  要:“离”与“归”最初代表了一种伤离别、常思归的乡土意识。中国古人耕读式的生活方式孕育出这种以田宅之家为中心的文化体认[1]。在古代,“离”的原因有很多,求学升迁、贬谪放逐、战乱流离,因为有“离”,才渴望“归”,包括地理上的故乡或家园,心理上的精神归宿。因此,作为一对饱含情思的生命形态范畴,“离”与“归”经过传统儒道释思想的酿与增华,具有了不同维度多元的价值指向。宋以后,文人开始介入绘画,传统文化以及文学诗歌中的“离”与“归”主题又开始在山水画中显露。

关 键 词:乡土意识 精神归宿 思归 伤离别 儒道释思想 价值指向 中国山水画 文学诗歌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