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绍振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 处:《语文建设》2023年第7期45-50,共6页
基 金: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两岸合编语文教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践研究”(22JJD750016)研究成果。
摘 要:《天净沙·秋思》这首经典之作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一般鉴赏文章称之为“秋思之祖”,典出于周德清《中原音韵》。从诗歌史来看,此说未免夸张,原因乃是断章取义。周德清原文在《小令定格》中赞其为“秋思之祖”,限于元人小令范围内首屈一指。后人辗转传抄为古典诗歌一切形式秋思之祖,文风粗率,不足为训。其实,所谓“秋思之祖”之“秋思”亦不准确,秋思在古典诗歌中乃源远流长之母题,就字面而言乃中性,可颂亦可悲,然以悲秋为主流。一般来说,悲秋主题最早出自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然更早在《诗经》中就有以颂秋之美为背景的,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