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明川[1] 程碧英 Xiong Mingchuan;Cheng Biying
机构地区:[1]四川文理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达州635000 [2]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达州635000
出 处:《教育与考试》2023年第2期11-18,共8页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基 金:四川省第二批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五双模式’培养卓越语文教师”;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21-1357)的研究成果。
摘 要:新版语文课标提出的“新语用观”和新版高中课标提出的“高考命题建议”,为评价语文高考得失提供了标尺。“生活需要怎么用,语文就怎么学;语文怎么学,高考就怎么考”,这是新版语文课标传达出来的新思想。以“聚焦生活语用”的标准衡量当前语文高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查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依然不够,未能尽合语文素养提升的规律和要求;客观选择题占比过高,为考设题,违背生活语用情境;作文命制及评分不够科学,得分“趋中”,不利于检测真实写作能力;阅读试题琐碎,答题限制过多,不符合阅读的真实状态和习惯;难以检测真正的文学素养,无法满足多元化语文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高考改革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