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上海音乐文化的过往与当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辛[1]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学院

出  处:《上海艺术评论》2023年第2期7-8,共2页Shanghai Art Review

摘  要:上海原本是个小渔村,猜想当时应该是有音乐的,只是似乎没有传下来,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现在所说的上海的音乐,基本上是开埠以后产生的,是在一种半殖民半封建的都市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输入也伴随着相应的文化形态和艺术品类的传入,而以所谓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在上海落地生根。以江南丝竹为代表的传统民间音乐也在都市生活中得以生存发展,也使得古琴等并无多大经济价值的传统文化形式得以存续传承。与此同时,封建文化中的专制迷信盲从三从四德等观念与民主与科学的缠斗并未停止。在民族危亡时期,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也是上海各界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最早的工人运动在上海开展。所有这些,都在上海的音乐(尤其是歌曲)中留下印记。

关 键 词:都市环境 江南丝竹 民主与科学 民族危亡 三从四德 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 西方音乐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