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培杰[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2期73-81,共9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雅明‘讽喻’美学观研究”(批准号:22BZW0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艺术发展史中,布莱希特占据了独特位置。他将唯物辩证法贯穿于艺术创作,不仅以“寓言”方式将无产阶级的解放可能作为作品的主题,而且试图从根本上改造戏剧形式,打破理智与艺术、情感与理性、娱乐与教化、创作与批评等要素的对立,塑造具有内在教育意义和解放潜能的戏剧形态,即众所周知的“史诗剧”(Episches Theater,又译叙述戏剧)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