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形态

作品数:208被引量:28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康保成王胜华周永忠周华斌曹娅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杂技剧的探索实践与中国表达——以《天山雪》《先声》为例
《杂技与魔术》2025年第1期29-31,共3页宋官林 
杂技剧作为崭新的艺术样式和具有独特审美张力的戏剧形态,从初心萌动到样貌形成,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天山雪》《先声》作为20年奋进之路的里程碑式作品,从中可以透视出一代又一代杂技工作者的奋进身影和带有鲜明中国标记的杂技剧...
关键词:杂技剧 艺术样式 探索实践 审美张力 天山雪 审美特征 戏剧形态 先声 
神灵重塑与戏剧表现——晚清戏曲《孝义节》本事与形态考述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4年第1期123-133,共11页张红波 郭桢炜 
晚清京剧戏本《孝义节》本事来源于芜湖蟂矶孙夫人传说,与前代传说相比其更强调孙尚香伦理结构中节孝关系的刻画。而其中的“孝”是较晚参与戏剧人格建构的,“孝”的介入使得孙尚香枭姬形象在文本层面得以重塑,这是“孝”文化影响社会...
关键词:《孝义节》 孙尚香 民间信仰 孝文化 戏剧形态 
莆仙戏《张协状元》的文本特征、断代及价值探微
《戏曲研究》2024年第3期107-123,共17页张勇风 
山西省省筹资金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宋元南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改编和研究”(项目编号:2021—100)阶段性成果。
1920年,叶恭绰先生从英国古玩市场购回《永乐大典》卷13991,该卷收录三种现存最早南戏本子。新材料的发现,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其中《张协状元》蕴含多种宋代戏剧形态,风格古朴,学者普遍认为其系早期南戏剧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该...
关键词:莆仙戏 《张协状元》 《永乐大典》 古玩市场 叶恭绰 戏剧形态 元明清 文本特征 
赌风与杂戏:新见临猗宋墓人物壁画考论
《中华戏曲》2024年第3期1-17,282,共18页公蒗蒗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石刻戏剧史料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2&ZD261);2023年度山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民间社火文献整理与形态研究”(项目编号:RWSK2324)
山西运城临猗天兴村宋代熙宁八年(1075)M1墓前室东西壁壁画反映了北宋中期山西南部的赌风炽热与杂戏盛行。东壁五人围绕骰盆、骰子和筹码,矛盾冲突明显,在敷演相关故事,这是墓主人生前志趣的体现,也与北宋民间的好赌风气相关;西壁五人...
关键词:赌风 杂戏 赌博戏 戏剧形态 
汉前泛戏剧形态的“戏衣”
《戏剧之家》2024年第15期3-6,共4页张辉 
泛戏剧形态的“戏衣”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服饰,但戏剧服饰的特性已经初见端倪,在戏剧形态的演变中,其对表演技艺、角色塑造以及戏剧服饰体系的建立有重要推动作用。泛戏剧形态的“戏衣”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拟态表演服饰,其特点是客观...
关键词:宗教仪式 戏剧服饰 早期戏剧形态 
戏剧影像与剧场性的重构——以影像化的戏剧直播为例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19期70-73,共4页毛佳琪 杨智 
2022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广西现代戏曲优秀剧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AZW001。
20世纪中叶,斯丛狄注意到实际上从19世纪末开始,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所定义的戏剧作为一种文体形式已经发生了危机。雷曼则在《后戏剧剧场》中将新的戏剧形式——一种不同于戏剧剧场的形态,用“theater”来指代一切民族、文化对戏剧的总...
关键词:后戏剧剧场 戏剧形式 影像化 剧场性 文体形式 戏剧形态 戏剧影像 20世纪中叶 
毛古斯戏剧悬念缺失现象的思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27期101-105,共5页吴秀芳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是毫无戏剧悬念的原始戏剧。思其原因,关键在于旧时观众对毛古斯表演内容相当熟悉和毛古斯表演中强烈的巫术目的及其自身原始的戏剧形态所致。观众对表演的熟悉,难以在心中构成悬念;强烈的巫术目的会阻隔悬念的产生;而...
关键词:毛古斯 戏剧形态 悬念缺失 观众因素 巫术目的 原始性态 
从《过客》《起死》的戏剧形态看鲁迅的文体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9期79-89,共11页刘一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文脉谱系与‘大京派’文学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ZDA281)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作品虽普遍存在戏剧性,但如果从戏剧文体本身来看,最接近完整戏剧体例的只有《过客》和《起死》,关于这一点目前已引起学界关注,但尚未展开充分讨论。本文首先从叙事文体的角度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深入辨析与阐释,并从中可以看出,鲁迅...
关键词:鲁迅 《过客》 《起死》 戏剧形态 文体意识 
解放诗学的构建——布莱希特马克思主义戏剧观探析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23年第2期73-81,共9页常培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雅明‘讽喻’美学观研究”(批准号:22BZW045)的阶段性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艺术发展史中,布莱希特占据了独特位置。他将唯物辩证法贯穿于艺术创作,不仅以“寓言”方式将无产阶级的解放可能作为作品的主题,而且试图从根本上改造戏剧形式,打破理智与艺术、情感与理性、娱乐与教化、创作与批评等要素...
关键词:布莱希特 艺术发展史 戏剧观 戏剧形式 戏剧形态 情感与理性 艺术创作 创作与批评 
论《诗》的戏剧形态及其意义
《戏剧艺术》2023年第1期103-120,共18页邵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诗经》地理文献整理与研究”(16CZW014)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诗》篇中的角色标识我们可以辨识《诗》的戏剧形态。《郑风》之《女曰鸡鸣》《溱洧》皆为男女角色共同表演的戏剧。《魏风·陟岵》则一人分饰多角,代言特质明显。《大雅·皇矣》“帝谓文王”之辞属角色代言,类似后世说书讲史。《...
关键词: 戏剧形态 角色标识 文本 表演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