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

作品数:1386被引量:104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陶水平李成勋张子清张瑞嵘侯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族的现代的法理学的夺人先声——上海交大法学先贤杨廷栋学术思想考论
《交大法学》2025年第2期90-103,共14页郭延军 童之伟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重大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JZD017)的阶段性成果。
在杨廷栋之前,汉语的“权利”概念在中日两国都曾广泛使用,但从来没有形成以它和对应的“权力”为基本范畴的体系化法学论述。杨廷栋坚持以汉语的“权利”和与其对称的“权力”为基本范畴,创造性地建构出了自己的法理学体系的雏形,后者...
关键词:杨廷栋 汉语权利 和化权利 权力 法理学 
唐代文章变革的先声——以陈子昂碑志文为中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李贵银 石晓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骈文批评通史”(项目编号:22&ZD25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碑志文学编年”(项目编号:20BZW082)的阶段性成果。
陈子昂是公认的唐代文章变革的先驱者,他在唐初文章变革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困境中率先破局,提出“风雅”“兴寄”的文学主张,并将其贯彻在碑志文写作中。他在碑志文中通过记叙碑主的生平际遇,评价其功业德美,抒发贤人失志主题,表达对人...
关键词:陈子昂 碑志文 兴寄 风雅 史传 
先声的回响--20世纪中国对珂勒惠支的接受与认识
《美术》2025年第3期78-89,共12页冷俊岐 
得益于中国现代版画史研究的持续深入,有关“珂勒惠支与中国”主题的学术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不过,当学界纷纷将目光聚焦于20世纪30年代珂勒惠支与中国版画界的历史初遇,却在无意间忽略了她此后与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历程所触发的回响。本...
关键词:凯绥·珂勒惠支 鲁迅 中国现代版画 接受史 
数界先声,十载华章
《大数据》2025年第1期1-1,共1页郑纬民 
在这个数据如织、智能涌动的时代,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期刊创刊十周年的辉煌时刻。作为期刊的主编,我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能够在这一数据洪流中,引领并见证《大数据》期刊的成长与蜕变。十年间,《大数据》期刊如同一位矢志不渝的探索者...
关键词:大数据 技术交流 发展历程 探索者 期刊 推广创新 数据社会 知识与技术 
融汇传统肢体语汇与当代舞台技艺的探索——杂技剧《先声》的创作思考
《杂技与魔术》2025年第1期25-26,共2页王晓 
2024年,杂技剧《先声》和《天山雪》获评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令杂技界振奋不已,这不仅是杂技剧迅猛发展的重要成果展现,也预示着中国杂技剧创作正在以群体的姿态昂扬崛起,从理论基础、创作理念、精品储备等...
关键词:文华大奖 杂技剧 杂技界 精神文明建设 选题策划 基金项目资助 优秀作品奖 创作思路 
杂技剧的探索实践与中国表达——以《天山雪》《先声》为例
《杂技与魔术》2025年第1期29-31,共3页宋官林 
杂技剧作为崭新的艺术样式和具有独特审美张力的戏剧形态,从初心萌动到样貌形成,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天山雪》《先声》作为20年奋进之路的里程碑式作品,从中可以透视出一代又一代杂技工作者的奋进身影和带有鲜明中国标记的杂技剧...
关键词:杂技剧 艺术样式 探索实践 审美张力 天山雪 审美特征 戏剧形态 先声 
华文先声与中华文化传播阵地——《文艺报·华文文学》(1998—2023)研究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戴瑶琴 孙艳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人文学社团、期刊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23&ZD287)子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华人文社、期刊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世纪海外华文小说的中国艺术思维研究”(21BZW135)研究成果。
报刊是历史材料,也是历史建构。《文艺报》处于中国文艺批评场域中心,一直跟进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相关报道常分散在“综合新闻”“文学评论”“理论与争鸣”“作品”等板块,内容以简讯为主(会议新闻、书籍发布、作家推介)。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 文学评论 《文艺报》 文艺批评 历史建构 文艺报 中华文化传播 港澳台 
论爱伦·坡的戏剧观及其对美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先声作用
《戏剧艺术》2025年第1期95-108,共14页熊焕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20&ZD283)阶段性成果。
爱伦·坡以小说、诗歌和文学评论闻名于世,其在戏剧领域的探索和影响鲜有人关注。1812年美英战争后美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美国剧作家们呼吁和探索具有美国特色和美国原创性的戏剧,试图摆脱欧洲戏剧传统的束缚。身为演员之子的爱伦·坡...
关键词:爱伦·坡 自然主义 戏剧观 现实主义戏剧 先声作用 
谈杂技剧本体语言的建构——以《天山雪》《先声》为例
《杂技与魔术》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关海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杂技艺术与旅游景区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CH2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运用贴切的肢体语言讲好故事,设定杂技本体语言的表达定式、探求其叙事张力,并搭建好观众的解读通道,是一部杂技剧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以《天山雪》和《先声》为例,阐释杂技剧本体语...
关键词:演员表演 杂技剧 本体语言 天山雪 叙事张力 肢体语言 讲好故事 先声 
十九世纪下半叶体质人类学摄影:影像人类学的先声
《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58-69,M0004,共13页李晋 张馨宇 
厦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厦门大学人类学传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十九世纪下半叶展开的体质人类学摄影是影像人类学的早期阶段。随着十九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相机的发明,体质人类学很快把摄影当作收集和研究人类种族特征的重要工具。通过当时流行的进化论,体质人类学摄影推动人类学以极其类型化的方式...
关键词:体质人类学摄影 影像人类学 人体测量学 种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