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出土文献的史学价值与使用问题刍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芙都[1] 何欢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新华文摘》2023年第8期61-65,共5页

摘  要:中华传统古史体系主要依靠传世文献而构建,以传世文献为主体的史料体系对古史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但因为传世文献自身的书写体系及其特殊地位,“五四”以后兴起的“古史辨”派掀起了一场辨伪古史古书的疑古思潮。近年随着考古工作的迅速发展,出土文献日益丰富,其在古史研究中的补史、证史、纠史等方面的功能得以充分彰显。但事实上出土文献亦如同传世文献,也存在所载史实的延时性问题,学界在讨论相关问题时也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将这类文献称之为晚出文献。

关 键 词:古史研究 古史辨 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史学价值 疑古思潮 延时性 书写体系 

分 类 号:K852[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