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芙都

作品数:72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周铭文金文考释考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文化遗产》《农业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封疆”与晚商疆域形态
《历史研究》2024年第6期102-125,M0005,M0006,共26页邹芙都 唐英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甲金文事类类纂与先秦社会思想研究”(22VRC19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甲骨文所见地名体系的构建与研究”(22CZS001)阶段性成果。
晚商时期“封疆”观念成熟,相对稳定的统治疆域已经形成。通过解读甲骨卜辞中“封”、“封方”蕴含的殷商疆域信息,结合传世文献及殷商考古证据,可证商代晚期作为王朝核心统治疆域的“王畿”确实存在;在商人的疆域观中,“王畿”边缘有...
关键词:商代 王畿 封疆 疆域 先秦 
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的历史阐释(笔谈)被引量: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32,共32页韩志斌 邹芙都 郑威 徐昭峰 谢乃和 梁晨 郭辉 董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22VLS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封建制与商周早期国家治理体系研究”(20BZS020);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实践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以史为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机理及实践体系研究”(2021TBWT-ZD21)。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坚定文化自...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使命 文化传承 中国历史学 高层次人才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中国史 
古人消暑纳凉的生活智慧与文化雅趣
《人民论坛》2023年第15期110-112,共3页邹芙都 
严暑伏月,亢阳累日。古人消暑纳凉的生活场景内蕴着古老技艺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的生活智慧,不羁于物、天人合一的自然情怀,以及读书避炎、以文会友的文化雅趣。古人消夏,或夏饮六清,或摇扇生风,或结伴泛舟赏荷,或远赴古寺寻幽,既环保低碳...
关键词:消暑纳凉 生活智慧 文化心态 
晚出出土文献的史学价值与使用问题刍议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3年第5期58-63,共6页邹芙都 何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30)。
晚出出土文献是指出土文献的写定年代大大晚于文本所载史实的发生年代的文献,其对厘清古史人物世系、丰富古史人物形象、增补古史事件内容等具有重要价值。但因晚出出土文献书写距离史事发生时代久远,所记内容具有延时性,由此导致文本...
关键词:晚出出土文献 古史 价值 局限 使用 
晚出出土文献的史学价值与使用问题刍议
《新华文摘》2023年第8期61-65,共5页邹芙都 何欢 
中华传统古史体系主要依靠传世文献而构建,以传世文献为主体的史料体系对古史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但因为传世文献自身的书写体系及其特殊地位,“五四”以后兴起的“古史辨”派掀起了一场辨伪古史古书的疑古思潮。近年随着考古工作...
关键词:古史研究 古史辨 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史学价值 疑古思潮 延时性 书写体系 
食与礼:古代社会的饮食风尚——以“火鼎”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23年第5期110-112,共3页邹芙都 
火锅作为我国传统美食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即已出现火锅的原型“火鼎”。在我国先民长期以火锅为饮食方式之一的周期性实践中,火锅所蕴含的“礼俗互动”的价值追求、“五味调和”的和合理念、“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等文化精义不断得到丰...
关键词:火锅 礼俗互动 五味调和 和而不同 
简牍所见秦汉时期胶的买卖问题初探
《安徽史学》2023年第1期23-30,98,共9页邹芙都 刘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与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秦汉时期基层官府大量的修缮任务导致对胶的需求量很大,买胶成为基层官吏的一项重要日常事务。秦汉基层官府皆有专门的机构或职官负责胶的采买事宜,秦县中负责采买的是县库,汉代西北候望系统中则是由令史、尉史、士吏共同参与,并因其修...
关键词:简牍 秦汉  买卖 
晚出出土文献的史学价值与使用问题刍议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2期86-92,282,共8页邹芙都 何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30)。
晚出出土文献是指出土文献的写定年代大大晚于文本所载史实的发生年代的文献,其对厘清古史人物世系、丰富古史人物形象、增补古史事件内容等具有重要价值。但因晚出出土文献书写距离史事发生时代久远,所记内容具有延时性,由此导致文本...
关键词:晚出出土文献 古史 价值 局限 使用 
晚商“畿内田猎区”考论被引量:2
《历史研究》2022年第1期30-52,M0003,M0004,共25页唐英杰 邹芙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阶段性成果。
“卜辞地名系联法”与“文献对照法”是研究田猎地理的重要方法,定点地的选择对于构建田猎地分布体系至关重要。先秦时期黄河流路相对稳定,可作为研究商代地名的参考坐标。据卜辞内证可知,柚、■靠近商王都“大邑商”,柚、粪、黎、鲧、...
关键词:甲骨文 殷墟 商周地理 田猎区 卜辞地名系联法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秦亡原因再考察
《新华文摘》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邹芙都 孔德超 
秦王扫六合实现天下一统,然而仅仅十五年时间就顷刻崩塌,被后世看作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实例。汉以降的各朝代多以秦亡的历史教训为戒,极力避免国祚短暂的命运。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先贤在对秦速亡原因作分析时,主要呈现严...
关键词:天下一统 典型实例 历史教训 两种倾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