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羊研究所,浙江湖州313000 [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3]南京致润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200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3年第5期241-246,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CX(19)1006];湖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21KT45]。
摘 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方式对豆渣发酵品质、营养组成和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自然发酵豆渣(NF)组和复合菌发酵(CF)组(加入活性≥1×10^(8)CFU/mL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对豆渣进行发酵),采集样品用于发酵品质、营养组成和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与NF组相比,CF组的pH、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均下降(P<0.05),乳酸含量提高(P<0.05),粗蛋白质和酸溶蛋白含量提高(P<0.05);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果表明,NF组和CF组的细菌菌群完全分开,且复合发酵提高了豆渣细菌菌群的丰富度(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乳酸含量与Lactobacillus、Streptococcus、Enterococcus和Unclassified 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P<0.05),与Pediococcus和Weissella的相对丰度呈负相关(P<0.05);乙酸和丁酸的含量与Pediococcus和Weissella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与自然发酵相比,复合菌发酵豆渣更有利于动物采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