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Hsun-tzu’s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露璐 罗连祥[2] ZHENG Lu-lu;LUO Lian-xiang

机构地区:[1]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霹雳州金宝31900 [2]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出  处:《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复兴背景下苗族传统伦理现代转换研究”(18XJA720002)的研究成果。

摘  要:荀子从其人性论出发看到了孝的特殊性,一方面出自人之真情,“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另一方面也会面临矛盾对立,“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主要通过礼来解决孝道“感而不能然”的问题,即通过外在的制度和规范使孝得到体现和落实。荀子的孝道思想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无论是谏亲还是谏君都要以道义作为孝道的最高准则,从根本上来说荀子力主孝道是为了让人性趋向于善的一面。因此,荀子的人性论并非可以望文生义地认为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其孝道思想的人性基础既有儒家追求道德内涵的传统基因,也受到了道家珍视生命尊重自然真情的影响,更有隆礼重法群以别分的现实考量。

关 键 词:荀子 孝道 人性恶   

分 类 号:B22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