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出行为——译介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外译  被引量:8

On the Out-going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creation Stud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绍斌[1] 李芳[1] HE Shao-bin;LI Fang

机构地区:[1]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

出  处:《上海翻译》2023年第3期58-63,82,共7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翻译在近代英美汉学演进中的角色及其影响研究”(编号:17BYY0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文化外译效果不佳有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混淆译出与译入两种行为。译介学认为译出行为完全不同于译入行为,决定翻译行为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接受方的需求状况。译介学理论对翻译社会复杂性的深刻认知和对中国问题的针对性使其便于解释中国文化语境特有的问题。在目前西方对中国外译作品需求不足的总体状况下,需进行文化产品供给侧创新,激发真需求,创造新需求,改变传播策略,局面才有可能改变。

关 键 词:文化外译 译介学 翻译需求 供给侧创新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