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的典范——灌耳音:河西走廊民间唢呐传承方式研究  

A Model of Situational Education:A Study of the Ear Learning Mode in Inheriting Folk Suona Music in the Hexi Corridor Are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东兴[1] Liu Dongxing

机构地区:[1]衡水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人民音乐》2023年第4期48-51,共4页People’s Music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南京乐社”文化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课题编号:21FYSB01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情境教育是植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本土气息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学派”(1),由教育家李吉林在1978年创设并实施,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情境教育通常指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通过真实情境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良好的学习情境将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我国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民间艺人在学习时采用“口传心授”“剽学”“偷学”“陪学”(2)等不同传承方式,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情境教育的理念。河西走廊民间唢呐传承方式——“灌耳音”,充分体现了情境教育在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情境教育 真实情境 李吉林 教育学派 民间艺人 传承方式 河西走廊 民族传统文化 

分 类 号:J632.1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