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丽丝 林亮亮 Yu Lisi;Lin Liangliang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2 [2]四川开放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大庆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90-94,共5页Daqi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22年度成都社科规划课题“新媒体时代成都市域成人高校师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探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CZ153;四川开放大学2020年度教改项目“以应用型学习为基础的《民事诉讼法》网络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MKYC20200018Y。
摘 要:以守法理论为视角,分析网课爆破的法律特征及成因,并探究应用该理论逻辑治理“网课爆破”的有效路径。“网课爆破”呈现的法律特征为:行为对象为教师与学生;行为客体为教育权、受教育权、人身和财产权,以及公共秩序;行为表现为公然攻击上课的师生或破坏网课秩序;行为主体主要是中小学生或黑灰产业人员。“威慑、违法机会、认受性、同伴压力”是影响人们守法行为的主要因素,但其效能在网络空间被削弱,因而“网课爆破”肆虐。应以强化守法理论影响效能为逻辑,构建有效的治理体系:建立前端防控,精准防治,降低违法机会;压实主体责任,加大打击和惩罚力度,强化威慑治理;完善法制,明确“网课爆破”法定含义,强化法律表达和认受性;重视全社会联动,强化同伴压力治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