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罗慕士的译内行为与译外行为考辨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鹏辉 高明乐[2]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 [2]北京语言大学

出  处:《中国翻译》2023年第3期90-97,共8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项目编号:19ZDA338)的阶段性成果;省社科联202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lslhzyb-16)的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以罗慕士(Moss Roberts)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以及相关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面考察罗慕士的译者行为历时演变。从翻译外层面详细挖掘译者行为背后的深层文化动因和文化机制,从翻译内层面通过比较不同的译本形态,考察翻译策略的历时变化。研究发现,汉学家罗慕士的学术志趣和诗学观是其译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对译本的最终样态也起到重要作用。译者在与原作生成的社会语境、古今中外批评家和目的语读者的积极互动下,译文语言逐渐凸显出中国元素。罗慕士在文学批评者、文学和历史研究者、创造性改写者之间不断切换角色,利用文本外译注和序跋,有效地将文本内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最终为《三国演义》在民族性与普适性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有利于西方读者的接受。

关 键 词:罗慕士 诗学观 译者角色 译者行为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