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耘[1] XIE Yu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52-154,共3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论证理论在社会文化维度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22JJD720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译逻辑术语本土化与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21&ZD065)。
摘 要:“论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互动形式,在其中,我们通过提供理由的方式来为自己的观点或立场辩护,以使之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接受。借由此过程,我们常常可以有效地促使他人改变自己的看法或态度,甚至进而采取某个行动。与此相应,论证也成为人与人之间理性化解分歧、有效达成共识的重要途径。在日常话语中,它会被更直观地叫做“讲道理”或“说理”,而这些词语也都清晰标识出论证行为和活动与人类理性能力之间的紧密关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