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建模与审美创造——兼对“总体符号学”的质疑  

Semiotic Modeling and Aesthetic Creation:Querying"Global Semiot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大康[1] Ma Dakang

机构地区:[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温州325000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0年第3期3-15,共13页Aesthetics

摘  要:皮尔斯以现象学为基础提出“符号三元关系”。西比奥克则从认知科学出发建立“建模系统理论”,超越现象学的制约,把动物指号过程与人的指号过程相连贯,构建了“总体符号学”。但是,迪利等学者却把“总体符号学”嫁接到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上,这就造成理论的内在矛盾和谬误。我们的做法是:以皮尔斯的“三元关系”来定义符号活动,采用西比奥克的“建模”观念来描述指号行为的生成过程,并认为人类存在一个从行为建模到语言建模,再到符号建模的发生过程。其中,语言诞生是关键。语言是符号之母。符号是行为建模与语言建模的共同产物。人的世界就是经由行为建模、语言建模及其他符号建模活动共同塑造的。文学艺术的审美世界则是人有意识地运用各式各样的符号重构的世界,其根本性质最终都可以从行为建模与语言建模的博奔关系中得到解释。

关 键 词:皮尔斯 西比奥克 符号建模 总体符号学 审美活动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