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大康[1] Ma Dakang
机构地区:[1]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温州325000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0年第3期3-15,共13页Aesthetics
摘 要:皮尔斯以现象学为基础提出“符号三元关系”。西比奥克则从认知科学出发建立“建模系统理论”,超越现象学的制约,把动物指号过程与人的指号过程相连贯,构建了“总体符号学”。但是,迪利等学者却把“总体符号学”嫁接到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上,这就造成理论的内在矛盾和谬误。我们的做法是:以皮尔斯的“三元关系”来定义符号活动,采用西比奥克的“建模”观念来描述指号行为的生成过程,并认为人类存在一个从行为建模到语言建模,再到符号建模的发生过程。其中,语言诞生是关键。语言是符号之母。符号是行为建模与语言建模的共同产物。人的世界就是经由行为建模、语言建模及其他符号建模活动共同塑造的。文学艺术的审美世界则是人有意识地运用各式各样的符号重构的世界,其根本性质最终都可以从行为建模与语言建模的博奔关系中得到解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