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云帆 Yao Yunfan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哲学研究》2023年第6期103-111,共9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摘 要:西方学界对福柯和海德格尔关系已有较多宏观的解读。但是,关于福柯如何在细节上接受和批评海德格尔的研究仍然较为稀缺。在《论求知意志:法兰西学院讲演录(1970-1971)》中,福柯对亚里士多德的《反智者派》进行了细读,进而将“话题性”概念看作自身理解亚里士多德“知识”学说最为重要的基础。而这一论述包含了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7节B的一种挑战。在海德格尔看来,“话题”是逻各斯澄清现象的重要中介;福柯则认为,语言的话题性恰恰遮蔽了另一种真理的言说,而后者是智者派论辩术得以被构造和把握的领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