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莅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1期22-23,共2页PHILOSOPHY DIGEST
摘 要:在考察马克思早年法学与哲学背景的关系时,大学至《莱茵报》时期记录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单元。这一阶段不仅表现了他作为法科学子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而且显示出他自觉以哲学为理论武器确证了人的自由具有最高价值,从而使法学与哲学两种思想背景内在统一。在这种统一过程中,马克思为自己的思考注入了鲜亮的人类学底色:一方面人类学扮演了马克思思想演进的推动者,将他思考问题的重心从法的形而上学引向人的哲学;另一方面马克思充当了人类学的实践者,将高扬人性自由的启蒙理念落实于改变现实的法学实践和哲学革命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