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科政
机构地区:[1]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暨《道德与文明》杂志社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2期22-23,共2页PHILOSOPHY DIGEST
摘 要:“存在(是)不是实在谓词”这一论题是康德撬动传统有神论证明以及整个思辨理性神学的支点。从现实效应上讲,自康德提出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的命题以来,神学研究就逐渐退出了哲学舞台的中心位置,(至少主要地)退回信仰领域。归功于弗雷格(GottlobFrege)与罗素(Bertr and Russell)的影响,这个命题曾一度成为哲学知识中的“正典”。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对这个命题提出质疑。笔者曾撰文反驳过两种主要的质疑,但也留下一些有待商榷的疑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