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出 处:《新建筑》2023年第4期1-1,共1页New Architecture
摘 要:除了根据地上实例缀连而成的中国木构建筑史外,还有一部“仿木”的建筑史。“仿木”建筑多为砖石砌筑,或以岩凿的方式建成。砖石仿木的缘由已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概由于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死”对“生”的纪念性的恒常表达,以及宗教等文化对木构技术、艺术的汲取等原因。因此,虽然是用砖、石建构的建筑,其建造的宗旨之一却是对木构进行写仿。由此除了形成可见的、连续的砖石建筑史外,也使得这些非木构建筑中隐藏着丰富的木构建筑史信息。仿木建筑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与木构建筑保持了某种统一,两者有着几近平行的时代及地域特点。平行特点形成的共通性为两者的关联研究提供了可能。由于隐秘性及砖石材料更易保存的缘故,砖石建筑遗存在时间跨度和时间密度上均远超地上木构建筑。尤其是近40年考古研究对各地域、各时代墓葬空间的发掘整理,更为当下中国建筑史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史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