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华山
机构地区:[1]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出 处:《师道(人文)》2023年第8期23-24,共2页
基 金:广东省中小学老师培训中心2021年专项课题“‘唤思教育’提升铸魂育人的实践反思及经验推广研究”(课题号:GDSP-2021-H003)的研究成果;深圳市教育科学2021年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唤思教育’提升“大思政课”实效性研究”(课题号:zdzz21019)的研究成果。
摘 要:一、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起始范畴和核心概念。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并强调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脚分工;劳动使人的脑髓不断发展,形成了语言、意识和思维能力;劳动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使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劳动促进了法律、政治和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