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文平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160-160,共1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从本体论的视角看,教育研究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日常教育生活的主观生命体验,是一种以促成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的研究活动。研究者个人理想信念、情感价值的渗入,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研究旨趣的教育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特点。教育研究创造性成果的生成离不开非理性因素的驱动,非理性是创造性认识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情感、意志等多种非理性因素是激发、诱导和维持教育研究活动的重要力量,直觉、灵感和非逻辑思维等非理性因素推动着超常规和突破性研究成果的生成。承认教育研究中非理性因素的必然存在,并不意味着反对或贬低教育研究中的理性因素,而是在肯定理性的同时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让教育研究的非理性因素得以绽放。教育研究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中前行,既不能忽视理性也不能忽视非理性。非理性既要与理性结伴而行,也要发挥好作用去抑制过度理性,与理性形成一种张力,共同推动教育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