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群”与“饰群”——《荀子》建构人伦秩序的两维  被引量:1

The Formation and Ritualization of the Community--Two Dimensions of Xunzi's Construction of Human Eth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翊轩 汪柔竹 Zhang Yixuan;Wang Rouzh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23年第4期155-165,共11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摘  要:荀子以“人能群”作为“性恶”之人得以避免彼此纷争、区别于禽兽的证明,并强调“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形成人伦等次分明的秩序。此种秩序的建构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荀子以人伦并处、不齐而一的实然状况阐发了“明分使群”的合理性。圣人基于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将群体层面的分化(亲疏贵贱之别)、分职(士农工商之分)、分配(谷禄多少之称)相结合,使“欲恶同物”的人们凝结成和谐的整体,建立起差异基础上的均平。其二,荀子经由“人伦尽矣”的应然理想提出了“饰群”,勾连起人群与器物、历史与现实,让人情在礼文中得到合宜的表达。记忆与想象中的古史是设计理想秩序的依据,经由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淬火,才有了荀子眼中“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而“不可损益”的礼。这样的礼“足以为万世则”,经由饰群,使恒久的人伦秩序得以可能。

关 键 词:荀子 人伦 秩序  秩序形上学 

分 类 号:B22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