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年第17期4346-434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1,2〕。目前早期EC患者多采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3,4〕。其中淋巴结清扫是手术的重难点及影响预后的关键点,可以为后续辅助治疗提供依据。已有研究〔5,6〕表明,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联合清扫不仅可以避免一部分早期EC患者行外照射放疗,减少近五成的死亡及复发风险,而且提高了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并节省相当可观的治疗费用。有研究〔7〕显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范围达到肾静脉水平,与清扫至肠系膜上动脉水平相比,可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确改善患者预后。还有研究〔8〕发现,淋巴结切除数量对于生存预后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清扫数目>20个是改善Ⅱ型EC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患者对于术后生活质量的追求,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微创手术以恢复快、损伤小的优势为众多患者,尤其为老年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就早期EC淋巴结清扫术式的对比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