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屈明珍[1] QU Ming-zhen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4期78-85,共8页Studies in Ethics
摘 要: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揭示了在“人的实在”中有一种原初的自由自主性,它源于意识的本体论结构。这可能产生逃避自由的“自欺”和自我与他人之间相互争夺自由的冲突,从而导致“自由悖论”。在《伦理学笔记》中,萨特指出,《存在与虚无》是“转化”前的本体论,结果是存在着一种“自然态度”,在“自然态度”下的意识是“逃避的和非本真的”,可能使自由异化,因此必须进行“转化”。“转化”意味着从复合反思向纯粹反思的改变,它是通向人的“本真性存在”的“通道”,其意义在于“拒绝异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