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变迁:汤显祖的“现代性”与情感史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种《牡丹亭》演出版本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均[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23年第3期42-46,共5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百年戏曲演出史及其发展高峰研究”(批准号21ZD1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一位处于“早期现代”的中国作家,汤显祖的“现代性”既表现在他对中国文学里情感的表现方式的革新,影响了包括《红楼梦》在内的中国文化;又体现在他仿佛是“同代人”,与不同时代的情感共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种《牡丹亭》演出版本,其改编方式与演剧呈现了当代中国的情感史问题。

关 键 词:汤显祖《牡丹亭》 现代性 情感 早期现代时期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