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文贤庆[1] Wen Xianqing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4期11-17,共7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道德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项目编号:22ZDB05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庄子·逍遥游》中,通过“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三种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庄子超越了束缚个体生命自由的“名”“功”“己”,表达出无待自由的理想。对庄子而言,无待自由其实意涵着人在实践中对生命的感悟。无待自由作为一种超越性追求,体现的是人不断超越现实条件对人的限制,是一种不断实践的离世自由。体道之人只有完全超越当下的生存限制才能最终获得无待逍遥的自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