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国秀[1]
出 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17期68-70,共3页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大数据时代教科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和书写研究”(编号BHA210147);北方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目标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劳动教育内涵与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道德力是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力之一,是大学生通过道德的“内得”与“外施”获得的自主、自觉、自愿遵守社会道德价值观的主体行为能力,是检验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试金石。高校应明确道德力养成和道德知识培养的关系,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四个维度均衡发力,通过科学规范、有效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由他律向自律发展,激发培养并持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力。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