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昌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2]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23年第7期41-45,共5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基 金: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幸福德育校本研究”(编号:2022ZA59)成果之一。
摘 要:朝向幸福生活的寻绎既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内在指向,也是道德教育的终极追求。积极情绪是主体因自身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愉悦感、幸福感,能提升个体的认知能力,激发个体的积极行为,抵御消极情绪的负面效应。道德感与积极情绪存在多维度的耦合,诚实、自信、友善既是影响道德感形成的重要因素,又是积极情绪的本体样态。因此,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率及强度,不仅有助于儿童幸福成长,而且有利于儿童道德感的强化。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开展积极的活动,使用积极的语言,运用积极的教学方法丰富儿童积极情绪体验,促进儿童积极情绪扩建,为其幸福地通往“成人”之路提供道德保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